返回

我在三国逆转乾坤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2章 陆伯言燃烽濡须口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魏国有猛虎雄豹驰骋大地,蜀有白眊之军守护江东,而在江东,也有一支堪比虎豹营与白眊兵的部队。

    那就是解烦军,他们是江东唯一直属孙权,或者说孙氏家族的战士。

    因为当年孙策统一江东时,大部分兵马由自家将领带领,所以江东的军队历来被认为是将领的私人力量。

    尽管这一事实令人震撼,但确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   比如,凌操战死后,他的部队转交给儿子凌统,随后是凌烈......

    除去凌氏一族,黄盖、程普、韩当,乃至蒋钦、周泰、太史慈等人,皆是如此。

    无论因何故陨落,他们的长子不仅承袭爵位,还会接管他们的魔法军团。

    这也是江东的独特之处,凭借父辈的军团,这些人在朝廷或军伍中的晋升之路更为顺畅。

    当然,若他们过于无能,引发的祸端也会随之增多,就像那可恶的韩综。

    他是孙权此生的最大耻辱,据说已被孙权列入江东的诅咒黑名单。

    然而,在这里,唯有解烦军是个例外,其统帅由孙权亲自委任。尽管它的存在并非秘密,但多年来,解烦军一直致力于平息山越之地的奇幻生物。

    解烦军的初创将领为徐详与胡综,随后相继由韩当、张温,以及陈武之子陈修接手。

    然而,韩当、张温早已离世,陈修也在两年前逝世,解烦军自此失去常任统帅,仅由孙权亲自领军。

    种种状况加之解烦军多数时间在江东境内作战,使得曹魏之人渐渐淡忘了这支力量。

    然而孙登不会忘却,经陆逊的提醒,他立即忆起了这支特殊部队。

    毕竟,当初孙权出征时他就陪伴在侧,解烦军的特殊地位他一眼便能识破。

    此刻,在陆逊的提点下,孙登终于安下心来。

    “大都督现下有何部署?江东兵力有限,恐难撑过两日啊!”

    孙登话音刚落,陆逊便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两日太过漫长,今日便将揭晓...”

    陆逊话未说完,孙登便听见嘈杂声起,接着是一片喧嚣。

    “孙布已降,孙布已降!”

    “曹魏大军杀到,快逃!”

    “曹魏铁骑闯入,快跑,快跑!”

    “勿乱,向这边集合!”

    “击退曹魏,不容他们嚣张!”

    喧闹声不绝于耳,各种吼叫与惨叫交织,这座东吴重镇濡须口的城门已被曹魏破开,军队涌入城内。

    从言语间,孙登清晰地意识到,曹魏能破城而入,必定有人暗中通敌。

    孙布,便是那个叛徒。

    虽同姓孙,他与江东孙氏并无瓜葛,如今仅是个微不足道的中郎将。

    此刻,他在濡须口连个副将都算不上,却负责守卫城门,谁也没料到,孙布竟会做出这等事。

    以往,孙登定会怒火中烧,奋力抵抗,但此时,他只是凝视着陆逊,等待他的指令...

    陆逊未再卖弄机巧,而是果断引领着孙登踏入迷雾,揭开未知的序章...

    “撤退!”

    身为东吴大元帅,也是此番东吴雄师的领袖,陆逊坚决下令撤离,丝毫没有顽抗的意图。尽管众人皆知,此刻即使试图抵挡,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然而,陆逊这般决绝之举仍令人咋舌,但孙登坚定的信赖让他身边的将领们虽无奈,也只能遵从!

    东吴大军悄然撤退,曹魏军队则顺利占领了神秘的濡须隘口,并以此为核心,开始向四方猛烈推进。扬州守将王凌紧随东吴,意图一举荡平江东。

    正当众人以为东吴命运已定,厄运难逃之际,濡须隘口再度风起云涌。

    之前投降曹魏,打开城门的孙布,长久以来安分守己,然而谁料到,这位差点摧毁东吴的叛徒,竟再次玩起了诈降的把戏。

    为了避免重蹈曹休覆辙,曹魏大军派出无数斥候日夜侦查,行军途中,宁可错杀也不愿再次陷入包围。他们确实未遭东吴围困,更未遭遇伏击。

    然而,他们未曾料到,陆逊在撤离前已在濡须隘口埋下数千火油坛,密谋一场大火。

    更令他们措手不及的是,当曹魏军队转移粮草至濡须隘口时,孙布点燃了整片隘口。

    粮草存放于濡须隘口是必要之举,因为未来的征战将以这里为基,向四周的东吴领地扩张。为了保障供给,粮草储备必须前移。

    而这其中,没有比濡须隘口更适宜的地点,固若金汤,已被他们反复搜查。

    然而,无人能料到,陆逊将致命的陷阱深埋于地底。濡须隘口下有暗河穿流,陆逊在此挖掘并布下火油,静待孙布点燃的那一刻。

    火光熊熊,濡须隘口瞬间化为巨型火炬。曹魏大军虽有部分逃脱烈焰,但在火势蔓延前,大部分已仓皇出逃。

    他们逃离了火海,却无法带走被焚烧的粮草辎重,无数物资化为焦土。

    曹魏面临断粮危机,但如果仅是为

第212章 陆伯言燃烽濡须口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